资讯中心
ews center
24小时服务热线
13925110433
电玩族与宅人对比
2011-11-17
网络离不开宅人,宅人更需要网络。是宅人就一定得上网玩游戏,已经是宅人群体的共识。但要知道,并不是所有宅人都是上网玩游戏,那样的宅人是没有品位的。网络上还有许多新鲜事物等待着宅人去开发、去研究。因此只沉迷网游的宅人,不是真正的宅人。说白了是宅文化中的“非伪”。博客、微博、聊天室、论坛等都是宅人出没的地方,生活、游戏、动漫、娱乐等都是宅人关注的话题。别被大型游戏机网游什么的束缚住手脚,那样你会无心顾及其他。当你挣脱它时,才会发现它只不过是网络上的奇葩,但并不是宅文化的全部。
在暴雪嘉年华上,宅人当众制作了德莱尼族男人头雕。看来和我们想的一样,宅人中同样不缺少艺术家。电玩游戏头雕的做工精湛,完全再现了游戏中德莱尼男性的威严。而身后的暗夜精灵插画画得也很传神,并带有很深的东方审美特征。
无论是室内还是展会,都有其空间的局限性。而户外则是宅人另一个施展其艺术细胞的地方。
别一看到类似这头上绑发带、口蒙白布、手腕脚踝上都缠着白布的样子就下意识地联想到什么“犀利哥”。犀利哥在宅文化里真的不算什么。与宅文化相比,犀利哥未免出世太晚,不值一提了。当年拳皇横行大江南北的时候,电玩城游戏厅街上有多少少年穿着草楚京八神的衣装徘徊在街头。那时候不仅是宅文化的喧嚣,还有一种追赶潮流的洒脱。至于如今对于犀利哥的关注,想必是大多数人没经历过那段热血的岁月吧。
为自己的自行车精心打扮一番,快快乐乐地去遛上一圈,不但活动了筋骨,还能告诉大家宅文化是能走出去的,是上得了厅堂的。而这种唾手可得的宅文化表现方式是最易于被大众所接受的。
而在德国,近年来还出现了以“宅一族”为主要成员的网络政党。海尼是一个“宅一族”的网络政党积极分子,他们倡导自由、安全的网络。她曾是一次网上请愿打击儿童色情电玩网站法案的幕后策划人。仅在几天之内,他们就通过网络集齐了5万个签名。这也被德国媒体称为发动时间最短的请愿。海尼后来在网上留言称,他们要让联邦议会听到自己的声音,让他们这群“宅”在家里的人也拥有发言权。
“宅文化”是一种超越血缘、地缘等传统社会组织结构的新型社会关系,也是个人化消费社会的一种象征,“宅文化”是追求个人感受和独立的象征。把“宅文化”简单地看成传统文化的对立面并不合适。真正的“宅一族”,都希望拥有独立的思维和行为,具有引领时尚潮流的作用。随着市民社会的成熟和消费文化的提高,中国人在私人空间的建构方面也会不断前进, “宅男、宅女”现象就会普遍起来,实际上,他们的许多想法和行为都基于丰富的想象力及创造力,只要引导得当,会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。